网站访问人数: 163241815

夯实年轻干部底板和长板

www.gcdr.gov.cn (2025-11-20) 来源:泸州纳溪区委组织部

年轻干部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,是时代浪潮中的弄潮儿。在改革攻坚的前沿、基层治理的一线,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已挑起大梁、成为中坚。但成长路上的“本领恐慌”亦不容忽视:理论根基的浮浅、专业能力的欠缺、特长优势的模糊,都可能成为他们前行的羁绊。育材如培树,固本则枝繁,扬长则叶茂。组织部门当以园丁之心精耕细育,建立“固底板、补短板、锻长板”的培养体系,让年轻干部在淬炼中强筋骨、增本领,成长为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。

固底板,以思想铸魂锚定航向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信念是力量的源泉,这是年轻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底板。部分年轻干部面对复杂局面时方向迷茫,处理棘手问题时底气不足,根源在于理论武装不扎实、政治站位不够高。筑牢这块底板,既需强化理论滋养,引导年轻干部原原本本学理论、学政策,把创新理论的内涵悟透、精神实质把握准,避免学而不深、知而不精的“虚浮症”;更需校准价值坐标,将个人成长融入区域发展、民族复兴的大局,摒弃躺平心态、功利思维,在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、应急处突等岗位上锤炼忠诚品格。思想根基扎得深,年轻干部才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,在诱惑前守住底线,让成长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延伸。

补短板,以实践淬火锤炼硬功。刀在石上磨,人在事上练,实践是填补能力空白的最佳课堂。年轻干部学历高、思维活,但缺乏基层历练和实战经验,处理群众矛盾时易犯“书卷气”,推进复杂工作时常遇“本领荒”。补齐这些短板,不能靠纸上谈兵的培训,而要靠真刀真枪的磨砺。组织部门应搭建实践平台,有计划地将年轻干部放到信访维稳、项目攻坚等矛盾集中、任务繁重的岗位“墩苗”,让他们在直面问题中学会沟通协调,在破解难题中掌握统筹方法。同时要建立精准培育机制,对照岗位需求和干部特质,通过专题研讨、技能实训、以老带新等方式,靶向弥补专业盲区,让年轻干部从“新手”变“能手”,从“单一型”成“多面手”。

锻长板,以特色赋能释放活力。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每个人的优势特长都是独特的价值坐标。有的年轻干部擅长数字技术,有的精于文字撰写,有的长于群众工作,这些特长若得不到发掘培育,便可能被淹没在日常事务中。锻造长板,关键在精准识才、定向育才。组织部门要当好“伯乐”,通过日常观察、岗位实践、民主评议等方式,摸清年轻干部的优势领域,建立特色人才台账,避免“一刀切”培养。要搭建展示舞台,围绕产业发展、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,推行揭榜挂帅、专项攻坚等机制,让擅长技术的干部投身创新研发,长于沟通的干部深耕基层服务,让每个年轻干部都能在适合的领域发光发热,形成各展其才、各尽其能的生动局面。

年轻干部的成长,既需自身砥砺奋进,更需组织保驾护航。固底板,让年轻干部立得稳;补短板,让年轻干部走得远;锻长板,让年轻干部飞得高。组织部门以园丁之心精耕细育,既修枝剪叶又浇水施肥;年轻干部以奋斗姿态锤炼本领,既强基固本又扬长避短。如此双向发力,必能培育出一批批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,让青春活力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充分涌流,让青春之花在事业沃土中绚烂绽放。(王济川)